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专栏 >> 正文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纪念付百川同志系列文章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11-29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付老师是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微生物免疫研究室的第一任室主任,有幸作为老师的学生和同事与老师相处了一段时间。老师为人正直善良,行事谨慎严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革之后,国家拨乱反正,迎来科技发展的新时期。我被分配到刚成立不久的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微生物免疫研究室工作。由于大学学习的专业是生物化学专业,而以后要从事微生物免疫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作,我萌生了再学习的念头。室主任付老师十分支持我的想法,鼓励我报考研究生。当年由于文革的影响市面上微生物和免疫方面的专业书籍还很少,付老师从家里给我拿来了他珍藏的翻译本“医学病毒学”“医学免疫学”等专业书籍供我学习。当我遇到问题向他请教时,老师总是非常耐心的一遍遍为我讲解。他鼓励我说,你有生物化学的基础搞免疫学的研究更有优势。我有幸成为了付百川老师指导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在付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顺利完成了学业。

在研究工作中,付老师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前瞻性的科学思维方法为我们树立榜样。在确立科研项目及最佳研究路线时付老师带领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大量的科研文献,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详细制定各阶段的研究目标及最后的预期结果。在实际科研工作中,付老师严谨的科学作风还体现在细节上,他常说细节往往决定了实验的成败。如他要求实验记录必须详尽,甚至连娴熟的常规的配液(如配生理盐水),称量都必须记录下来,并要求当场记录,不能凭回忆写记录。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重复性,控制实验误差,尤其当实验中出现问题时可以从根上查找原因。得益于实验记录详尽,我们在科研实验中很少出错。我们撰写的研究论文付老师每篇都逐字逐句地认真审查,提出修改意见。交给他的初稿返还时,总是布满了圈点和批语。老一辈科学家对科研工作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作风深深影响了我们。

付老师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更是令晚辈钦佩不已。老师退休后有次我们去看望,一次进门看到他正拿着放大镜看一本厚厚的外文书“Tumor Immunity”, 老师说为了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他每天都要学习并翻译一页外文书,届时付老师已经是97岁高龄了,还这样热爱学习。读书,看电脑了解国内外时事,收听广播,记笔记,这些都是付老师每天的功课,长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据家属讲,这次付老师生病住院前两天还在电脑上关注新冠疫情及疫苗的研制情况。付老师‘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学习。

近年来,付老师年事渐高,他最高兴的事儿是与晚辈聚会一起,听晚辈向他汇报学院的发展,汇报科室的工作,分享科研教学的体会与成绩。付老师十分关心学院的发展,关心在原免疫研究室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的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常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我们与付老师的最后一次聚会是在今年的春节期间,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马兰,现在是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来探望他。老师分外高兴,神采奕奕。大家在一起回忆了在基础医学研究所学习,工作的轶事;回顾了付老师对晚辈们悉心的培养与指导;向老师表达了敬意及由衷的感激之情。这次老师生病住院,有学生分别专程从北京、上海到医院探望,远在美国的学生纷纷发来了慰问信及慰问视频,中科院院士马兰率几十人的研究团队集体给付老师发来了慰问视频。

老师去了,他是带着学生,同事们深深的情谊走的;他是看到曾经的学生已成为国家的栋梁,看到学生的学生也已桃李满天下;看到他毕生奋斗的医学教育事业已被后辈发扬光大后走的,老师走的未留任何遗憾。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付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敬仰您,学习您!

 

 

                                                                        张健   2020.11.20         

        

                                               

付百川老师生活照

 

  九十几岁高龄的付老师在伏案学习

         

                                   

2020126日付老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马兰回沈探望付老师。

            

        2020115日基础医学研究所老免疫研究室同志探望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