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所简介
基础所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础所简介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简介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1973年9月,原隶属于辽宁省卫生厅。2000年全省科研事业单位转制时,并入原辽宁中医学院。2010年,学院从辽宁中医药大学分立,成立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由省政府批准,更名为辽宁医药职业学院。研究所为辽宁医药职业学院直属机构,是辽宁省唯一一所集基础医学研究、医药卫生类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教学科研机构。


   研究所下设药物开发、免疫学、生物化学、营养与食品开发、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学、药理学7个研究室,在职职工4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硕士生导师1人。曾有2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有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36项,其中国家七五攻关课题3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项、卫生部课题11项、中国地方病办公室课题14项。获奖科研成果累计41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卫生部甲级成果奖2项、卫生部乙级成果奖1项、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科技成果三等奖3项和国家专利1项,另有28项研究成果分别通过了国家卫生部、中科院、国家科委和省科委、省卫生厅鉴定。对于地方性疾病——大骨节病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1986年《大骨节病的有机物病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被鉴定为国内领先、达到国际水平,1989年《大骨节病发病中的各项生化改变相互关系及其在临床诊断和发病学研究上的意义》被省卫生厅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1990年《微生物毒素及其他有机物致大骨节病作用的研究》被中科院鉴定为国际先进,大骨节病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广泛应用于大骨节病临床诊断。

   1980
年,研究所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了一大批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专业人才,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990年以后,我所研制开发的国家级三类新药(中药)“癃必消颗粒剂”及国家级四类新药(中药)“愈风宁心口服液”等技术转让获利120余万元。近年来,基础医学研究所在继续加强基础医学研究的同时,逐步转向应用研究、技术服务和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之路,共对外开展科技服务30多项,获资金400余万元。研究所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关于服务地方号召,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沈阳市经济社会建设,通过服务地方,加快科研观念转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帮助学生实习就业,增强学院整体实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010
年研究所成立“辽宁省生物技术协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1年与辽宁仙榆湾北冬虫夏草(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联盟框架协议,与企业共同组建“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食用菌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横向课题的研发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开启了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截至目前双方合作课题主要有:“富硒北虫草基地合作建设项目”、“富硒北虫草及其活性肽冻干片”、“口服液系列产品开发”等,并拟组建理事会,作为产学研联盟的议事及管理机构,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近年来,基础所通过申请辽宁省科技厅科研事业单位发展专项,连续获得经费资助共计300多万元,有效地改善了基础所的科研条件,提升了科研水平。通过辽宁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了基础所与省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仪器共享,互利双赢。
   研究所独立开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平台,并连续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目前研究所
初步完成高标准动物验室的前期改造工作,即将投入使用。